2021.07.14
中心幼儿园地块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报告(公示)
一、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中心幼儿园地块
土地使用权人:东莞市高埗镇凌屋村股份经济联合社
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单位: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单位: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天鉴检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钻探单位:东莞市友发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项目地址:东莞市高埗镇颐龙西路凌屋村路段,中心坐标位置是东经113°44'08.41",北纬23°05'05.21"
场地调查面积:18672.9平方米
场地原用地性质:农田用地
场地规划用地性质:幼儿园用地(r61)
调查缘由:中心幼儿园地块位于东莞市高埗镇颐龙西路凌屋村路段,中心坐标位置是东经113°44'08.41",北纬23°05'05.21",占地面积为18672.9m2。调查地块一直为农田、空地,东莞市高埗镇凌屋村股份经济联合社拟于该地块建设幼儿园,原用地性质为农用地,根据东莞自然资源局《中心幼儿园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编号:规字第2019-08-1008号)文件,用地规划性质变更为r61(幼儿园用地)。根据关于印发《东莞市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东环办[2018]310号),该地块需要开展场地环境初步采样调查工作。
受东莞市高埗镇凌屋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委托,广东中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08月承担了该地块的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工作。根据国家场地环境调查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中健检测于2019年08月~10月期间对目标地块开展了场地环境初步调查工作,于2019年12月12日对地块补充调查工作,并编制了该地块的初步调查报告。
(1)根据第一阶段环境调查结果
根据第一阶段环境调查结果,场地历史至今为农田和鱼塘,无工业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目前场地规划为幼儿园用地(r61)。场地西侧靠近周边企业区域及边界外沟渠作为关注重点,潜在关注污染物为重金属、vocs、svocs、有机农药和石油烃。
(2)根据第二阶段环境调查结果
土壤环境调查结论
第一次调查共布设了7个土壤监测点(包含1个土壤监测对照点),调查深度为0~6m,共采集土壤样品29个(土壤检测对照点位样品1个,不包含现场平行样品)。检测项目为理化性质(1项)、重金属和无机物(7项)、挥发性有机物(2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和有机农药类(6项)。
补充调查共布设了2个土壤监测点,调查深度为0~8m,共采集土壤样品10个(不包含现场平行样品)检测项目为理化性质(1项)、重金属和无机物(7项)、挥发性有机物(27项)、半挥发性有机物(14项)、有机农药类(6项)和石油烃。
根据检测结果分析,土壤环境调查结论如下:
1、ph值
①第一次调查共有28个土壤样品进行了ph值的检测,ph值的检出范围为5.05~7.46,其中25个土壤样品中的ph值小于7,3个土壤样品中的ph值大于7,总体来看第一次调查土壤以酸性土壤为主。
②补充调查共有1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ph值的检测,ph值的检出范围为4.72~7.60,其中6个土壤样品中的ph值小于5.5,2个土壤样品中的ph值介于5.5和7直接,2个土壤样品中的ph值大于7,总体来看补充调查土壤以强酸性土壤为主。
2、重金属
①第一次调查共有28个土壤样品进行了重金属砷、镉、六价铬、铜、铅、汞和镍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砷、镉、铜、铅、汞和镍的检出浓度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六价铬均未检出,本地调查地块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均没有超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
②补充调查共有1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重金属砷、镉、六价铬、铜、铅、汞和镍检测,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砷、镉、铜、铅、汞和镍的检出浓度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六价铬均未检出,补充调查土壤重金属检测结果均没有超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
综合第一次调查检测结果和补充调查检测结果,无需对地块土壤开展重金属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3、有机物
①第一次调查共有28个土壤样品进行了有机物的检测,共检测38项有机物。此次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3项,其中氯甲烷最大检测值为2.4×10-3mg/kg,四氯乙烯最大检测值为1.9×10-3mg/kg,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最大检测值为1.3×10-3mg/kg,以上3种有机物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其余有机污染物均未检出。
②补充调查共有1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有机物的检测,共检测41项有机物。此次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5项,其中氯甲烷最大检测值为1.4×10-3mg/kg,二氯甲烷最大检测值为4.4×10-2mg/kg,甲苯最大检测值为1.3×10-3mg/kg,四氯乙烯最大检测值为1.6×10-3mg/kg,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最大检测值为1.4×10-3mg/kg,以上5种有机物的检测值均低于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其余有机污染物均未检出。
4、有机农药类
①第一次调查共有28个土壤样品进行了p,p'-滴滴伊、p,p'-滴滴滴、滴滴涕(p,p'-滴滴涕和o,p'-滴滴涕两种物质含量总和)、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的检测,有机农药类污染物均未检出。
②补充调查共有1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p,p'-滴滴伊、p,p'-滴滴滴、滴滴涕(p,p'-滴滴涕和o,p'-滴滴涕两种物质含量总和)、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的检测,有机农药类污染物均未检出。
综合第一次调查检测结果和补充调查检测结果,无需对场地土壤开展有机农药类污染物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5、石油烃
本次调查共有10个土壤样品进行了石油烃的检测,全部样品中石油烃检出,检出结果范围为29.6~101mg/kg,均未超出风险筛选值,因此无需对场地土壤开展石油烃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相关工作。
地下水环境调查结论
①第一次调查共采集3份地下水样品,检测了ph值、浑浊度、铁、锰、铜、锌、铝、钠、铅、汞、砷、硒、镉、六价铬、滴滴涕(总量)和六六六(总量)、共16项监测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可看出,ph值范围为6.23~7.22,呈弱酸性水;出现超筛选值的监测指标包括浑浊度、铁、锰和砷共4项,超标项目均不是本调查地块的特征污染物,最大超筛选值倍数范围为0.11(铁)~5.18(锰),其余检测项目均低于风险筛选值。场地内上游、下游地下水监测点位均出现超筛选值项目。
②补充调查共采集2份地下水样品,检测了ph值、浑浊度、铁、锰、铜、锌、铝、钠、铅、汞、砷、硒、镉、六价铬、滴滴涕(总量)和六六六(总量)、石油类、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共20项监测指标。出现超筛选值的监测指标包括浑浊度、铁和锰共4项,超标项目均不是本调查地块的特征污染物,最大超筛选值倍数范围为0.01(铁)~3.98(锰),其余检测项目均低于风险筛选值。
地下水中砷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人为活动来源和天然来源。人为活动来源是指在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参与下,导致地下水砷的含量增加,主要有:含砷矿床的开采、含砷农药的使用,农业灌溉,木材保存以及含砷废水的排放等。天然来源主要指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使得含砷矿物中砷的释放以及固定在岩石上的砷的解吸而进入地下水中,除以砷为成份的矿物含砷以外,一些成岩矿物仍然含有不同量的砷,而这些矿物吸附的砷在一定的水化学环境条件下就好释放到地下水中,这也是地下水砷污染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检测结果分析
地下水暴露途径包括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以及饮用地下水。因调查地块所在区域均已供应自来水,不以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所以不存在饮用地下水暴露途径。此外,超标污染物铁、锰和砷在地下水中不生成气态污染物,不存在吸入室外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和吸入室内空气中来自地下水的气态污染物暴露途径,且均不是本调查地块的特征污染物,因此本地块无需开展地下水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
2、地下水风险管控措施
鉴于调查地块地下水污染物中的铁、锰和砷不同程度的超出相应风险筛选值,因此建议在后期开发过程中不对场地内的地下水进行以饮用水源为用途的开发利用。
底泥环境调查结论
①第一次调查共采集了4份底泥样品,检测项目与第一次调查土壤监测项目一致。底泥ph值范围为5.31~5.98,n1点位为强酸性底泥,n2、n3和n4点位为酸性底泥;所有样品底泥只有砷、镉、铜、镍和汞共6项被检出,其余项目均未检出,所有检测项目含量均低于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
②补充调查共采集了2份底泥样品,检测项目与补充调查土壤监测项目一致。底泥ph值范围为6.32~7.28,n5点位为弱碱性底泥,n6为弱酸性底泥;所有样品底泥共14项被检出,其余项目均未检出,所有检测项目含量均低于第一类用地风险筛选值。
地表水环境调查结论
调查地块共采集7份地表水样品,地表水28项监测项目共检出21项,地表水ph值范围为6.39~6.94,呈弱酸性水;水温范围为24.4-25.0℃;动植物油检测结果范围为nd~0.22mg/l;邻苯二甲酸二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检测结果均为nd,均满足标准要求;地表水污染物砷、硒、镉、铅、氟化物、硫化物、挥发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六价铬共9项满足ⅰ类地表水质标准要求;铜、锌、氰化物、粪大肠菌群共4项满足ⅱ类地表水质标准要求;汞、石油类共2项满足ⅳ类地表水质标准要求;溶解氧共1项满足ⅳ类地表水质标准要求;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共6项属于劣ⅴ类水质。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总氮、五日生化需氧量的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原因可能是农业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肥料经雨水淋融进入水体以及农民日常生活造成。
(3)总结论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结果表明:中心幼儿园地块不属于污染地块,无需开展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故地块作为幼儿园用地进行再开发利用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