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21
典型病例:某鞋厂几十名刷胶工,相继出现手脚麻木四肢乏力的症状,有些人因不能走路而丧失劳动能力。现场调查发现粘胶剂中含有大量的正已烷。最后诊断:职业性慢性正已烷中毒。
典型病例:某电子厂清洗工,每天都用“三氯水”清洗电路板。入厂的第20天,出现皮疹和发热,被个体诊所误诊为“感冒”。继而红疹布满全身,脸和眼结腊变黄。最后诊断:职业性皮肤病(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
典型病例:王×,在某沙发厂做喷漆工作2年,经常感到嗜睡、头晕,有时牙齿出血,因在工作时晕倒被送到医院,检查发现血细胞明显减少,现场调查发现使用的油漆中含有苯,最后诊断: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一、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的工作场所。
二、加强管理:
在使用有机溶剂的岗位悬挂警示牌。
用无毒或低毒的有机溶剂取代毒性较高的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应存放于指定地点、专人管理。
定期对作业场所内相应有机溶剂的浓度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隔离通风作业场所应全面通风换气及采取局部抽风措施。
严禁超时不加班或少加班,减少毒物接触时间。
个体防护对接触有机溶剂的工人进行包括上岗前、应急时、在岗期间以及离岗时的健康检查。
(一)如遇意外事故致有机溶剂泄露,救援人员应先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再行救援。
吸入:
迅速使中毒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立即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肥皂水和流动清水彻底冲洗或生理盐水由内向外冲洗至少20分钟并立即就医。
(二)如果不小心喝了有机溶剂,请立即自行催吐,并送医院救治。
催吐方法:用筷子或手指等搅触咽后壁致呕吐。
1、作为有机溶剂的使用者,您有权向厂方索取化学物质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并应知晓其毒性、操作注意事项以及紧急应变措施。
2、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3、有机溶剂不可随意倾倒,应倒入专用的存入容器内并应随手加盖。
4、工作场所的通风换气设施在工作时间内不得停止运转。
5、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有机溶剂后及时冲洗,不在工作场所进食、喝水、吸烟,不用有机溶剂洗手去油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