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5
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工作环境舒适、安静,但是有些工作岗位却不得不面对“噪声”。据了解,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24-2010)对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暴露在大于或等于80分贝的环境中作业,定性为噪声作业,这就要按噪声作业环境进行管理。
据介绍,按照gbz/t229.4-2012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管理原则:每天8小时或每周40小时暴露作业环境,噪声大于80分贝小于85分贝,应进行健康监护;噪声大于85分贝小于90分贝属轻度危害,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设置警示标志,佩戴防护用品,加强劳动者培训,做好职业健康体检、作业场所定期检测等;噪声大于90分贝小于94分贝属中度危害,除了上述措施外,采取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噪声大于95分贝小于100分贝属重度危害,除了上述措施外,应尽可能采取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相应整改;噪声在100分贝以上属极重危害,都应及时采取相应工程技术措施进行整改。
工业噪声起源主要有三大类,空气动力性噪声、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多,主要危害是引起听力障碍(耳聋),职业性耳聋是我国法定的职业病之一。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损伤过程分三种——
听觉适应:进入较强的噪声环境时会感到声音刺耳,当你离开这种环境后,还会感到耳朵嗡嗡作响、听力明显下降,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听力可完全恢复。
听觉疲劳:较长时间停留在强烈的噪声环境中,可引起听力明显下降,离开噪声需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听力才能恢复,称听觉疲劳。
噪声性听力损伤与耳聋:在听觉疲劳发生的基础上,如继续接触强噪声,听觉器官即可由功能性改变发展为器质性病变,听力损伤不能完全恢复了,这就是噪声性耳聋。
工业噪声必须控制——
声源控制: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要求,一是在设备选择上宜选用噪声较低的设备;二是车间安排将产生噪声的和非噪声、高噪声和低噪声分开布置;三是在满足工艺流程的前提下,宜将高噪声的设备相对集中,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消声等措施;四是产生噪声的设置在单层或多层的底层。
传播途径控制:噪声作业场所为减少噪声的传播,一是要设置隔声室(墙体、门窗、顶棚等符合隔声、吸声的要求);二是在控制声源的基础上,对厂房的建筑设计采取减轻噪声影响的措施。
劳动者的保护:一是做好上岗前、岗中、离岗的健康体检;二是在噪声环境中作业做好个人防护用品(耳塞、耳罩)的正确使用;三是早期发现听觉疲劳等听力损伤者调离岗位并及时复查。
联系开元ky旧版棋牌
地址:广东省东莞市黄金路1号天安数码城b1栋11层
咨询电话: 0769-23388550
官方网站:http://www.carelth.com/